历史专业考研科目
历史学属于统考专业,所考科目有:英语、政治、历史学基础。其中历史学基础包含: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当代史、世界古代史 、世界近现代史、世界当代史、还有史学史 、历史地理学等学科 。中国近现代史。中国的近现代史 ,是指中国自1840年以来直至现在的160多年的历史。
历史学考研的考试科目主要包括以下三门:历史学:这是主要科目,考试内容涵盖通史,具体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世界古代史和世界近代史 。历史学总分为300分 ,考试时间为3个小时。英语:作为公共课,主要考察英语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包括阅读理解 、词汇、语法、写作等。
统考历史专业考研就考三门:其中英语100分 ,政治100分,统考专业课300分 。专业课中,世界古代史60分 ,世界近现代史90分,中国古代史90分,中国近现代史60分。
历史学考研各科总分是500分 ,初试科目包括思想政治理论 、外国语和专业基础综合。初试科目及分数 思想政治理论:满分为100分,是历史学考研的必考科目之一,主要考察考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
历史考研的科目主要包括历史学、英语和政治。历史学 历史学是历史学考研的核心科目,考试内容涵盖通史 ,具体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 、世界古代史和世界近代史四个部分。各部分占比分别为中国古代史30%、中国近代史20%、世界古代史20% 、世界近代史30% 。
历史考研都考什么
〖One〗、历史专业考研主要考察以下科目:世界古代史:占比约20%,涉及上古时期的世界历史。世界近现代史:占比约30%,涵盖近现代的世界历史发展。中国古代史:占比约30% ,包括中国古代的各个历史时期。中国近现代史:占比约20%,涉及中国近现代的历史进程 。考试题型及分值分布如下:选取题:共20个,总计40分。
〖Two〗、统考历史专业考研就考三门:其中英语100分 ,政治100分,统考专业课300分。专业课中,世界古代史60分 ,世界近现代史90分,中国古代史90分,中国近现代史60分 。
〖Three〗 、历史学考研主要考历史学、英语、政治 ,这三门科目。历史学(中国古代史30% 、中国近代史20%、世界古代史20%、世界近代史30%),一共300分,答题时间3个小时。历史学属于统考专业,所考科目有:英语 、政治、历史学基础 。
历史学考研必看书目
借鉴书目: 历史学专业基础借鉴书包括:《中国古代史教程》上下册;《中国近现代史》上下册;《世界史古代史编》上下卷、《世界史近代史编》上下卷、《世界史现代史编》。历年分数线: 中国史2024年分数线:政治49分 ,外语49分,专业课147分,总分362分。
《世界史的观念》 ,吕思勉著,探讨了世界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历史学方法论》,刘翔著 ,深入分析了历史学研究的各种方法。《历史学导论》,杨启中著,适合初学者了解历史学的基本概念和框架。教辅地图推荐:谭其骧的《简明中国历史地图集》 ,提供了清晰的历史地理资料 。
关于中国现代史的学习,王桧林主编的《中国现代史》(上册和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获得四星级推荐。该系列书籍系统地介绍了中国现代史的各个阶段,是考生必读的借鉴书。
我了解到 ,历史学专业的研究生考试主要考察中国古代史 、近代史、现代史以及世界史。其中,中国古代史的借鉴书目是朱绍候主编的《中国古代史》,该书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 。中国近代史的借鉴书目是李侃等著的《中国近代史》,该书由中华书局出版。
厦门大学历史学考研借鉴书目主要包括以下几本:《中国历史文库·秦汉史》:主编:罗尔纲教授内容:系统、全面地介绍了秦汉两代的政治 、经济、文化等方面内容。意义:对于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演变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是考研复习必不可少的工具书 。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考研中,历史学专业所需借鉴书籍列表如下:中国古代史部分,推荐使用晁福林和宁欣编著的《中国古代史》上下册 ,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中国近现代史的学习,郑师渠的《中国近代史》和王桧林的《中国现代史》是必备读物,同样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2024年考研招生专业目录、招生人数、考试大纲
招生人数 关于2024年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的考研招生人数 ,近来官方尚未发布具体数据 。招生人数通常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学院的教学资源 、师资力量、学科发展规划以及报考人数等。因此,建议考生密切关注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官方网站或相关招生信息平台 ,以获取最新的招生人数信息。
招生专业目录及拟录取数据统计 从23年招生专业目录来看,北师大历史学院提供了多个招生专业和方向,包括中国史、世界史 、考古学等 。这些专业方向涵盖了历史学的多个领域 ,为考生提供了丰富的选取空间。然而,从22年拟录取数据统计来看,各专业的录取人数相对较少,竞争压力较大。
学院专业简介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科历史悠久 ,综合实力强大,拥有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等,学科体系完备 ,实验设施先进 。报考流程(借鉴2024年)网上报名、确认时间,初试时间,复试时间及安排。2024年招生信息 专业及方向、初试科目 、招生计划。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